阅读历史 |

第24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就在这时,高平郡王做了一件震惊建业群臣的事——高平郡王提剑步入郢州赤丘镇军的军营,连着杀了七个兵士。

建业有传言说高平郡王疯了,又有传言说高平郡王是因为被荀元钧、荀永隆的冤魂索命所以疯了,冤魂作祟,让他误把兵士当作了荀元钧和荀永隆。

高平郡王没疯。

荀靖之提剑跑去军营杀人,和荀元钧、荀永隆没有任何关系。荀靖之不可能仅仅因为荀元钧和荀永隆就疯了。他是经历过乾佑九年那场浩劫的人。

乾佑九年,无数百姓流离失所。奉玄失去了除了“奉玄”这个名字以外所有可以失去的所有东西,堂庭山不再是他的安心之处,堂庭山变成了一场血劫的发生地,他失去了自己的师姐、自己的朋友,失去了师叔、师姑和师父,失去了雪窦古琴,失去了宝象琵琶、鸣鸾琵琶……

奉玄后来连“奉玄”这个名字都没留住,他不修道了,以后也不需要“奉玄”这个道名了。

他又叫荀靖之了。

建业人人皆知荀靖之有三“不得”一“不许”:高平郡王荀靖之闻不得肉味,看不得艳红的梅花,听不得别人说他的好友第五岐死了。高平郡王荀靖之不许别人姓第五。

高平郡王荀靖之不许别人姓第五这件事发生在明夷元年。明夷元年,也就是乾佑九年,许朝在南方重新建朝,高平郡王笼居在建业鸡鸣山上的清玄观里,安静养病,不见一切外人。

陛下的朝中有一位鸿胪寺录事,名叫第五儋,出自鹤仪第五家旁支简河房第五家,听说高平郡王一直在找第五家主支的第五岐,与第五岐是生死挚交,心想自己也姓第五,于是对其他官员夸下海口,说自己能见高平郡王。

第五儋向清玄观送去拜帖,在拜帖上特意写了“第五”这个姓,希望高平郡王顾念旧情,能让他借第五家的关系获得提拔。没想到荀靖之看见“第五”这个姓,没见第五儋,烧了拜帖,淡淡说了句:“我不认识他,他不许姓第五。”

第五儋惨淡而归,沦为了建业的笑柄。因为第五儋的关系,高平郡王不许人姓第五这件事也渐渐流传开了。陛下听说这件事后,特意见了第五儋一面,替外甥赔罪——第五儋得见天颜,还被陛下好言安抚了几句,又惊又喜。第五儋为了表示对陛下的尊敬,从此不姓“第五”了,改姓了“第”,成了第儋。

高平郡王似乎不好相处。有人说郡王修道,当然心冷。

不过再心冷,也不该随意杀人。

高平郡王杀了七个兵士,消息传到建业,群臣恐惧。陛下的老师、被称为“录公”的太傅卢鸿烈奏请陛下处理高平郡王的事情。陛下刚下诏召荀靖之还京,荀靖之已经到建业了,荀靖之到建业领罪来了。

荀靖之再也没有什么所谓的“三不得”了,他承认第五岐死了。五年了,他终于肯承认第五岐已经不在人世了。他在赤丘杀死的一个士兵,原名叫周敦平。

一些名字,他冷不丁地想起时,觉得仿佛是上辈子听过的名字,李道训是谁、长什么样子——他快记不清了。陈观复、菩娘、李延龄……有时他很好奇,他真的见过这些人吗?前尘真如一场梦境。

不过“周敦平”这个名字和李道训这样的名字不一样。他一度完全忘记了这个名字,这个名字从没出现在他的回忆里。直到乾佑九年,他又听说了这个名字。

周敦平。

曾经向他和第五岐射暗箭的周敦平。

认出第五岐不是皇孙、害死了第五岐的周敦平。

冤家路窄。

荀靖之在赤丘查案的时候,查到了周敦平,在看到他的那一刻,奉玄就认出了他。

周敦平对荀靖之说:“你好啊。咱们终于又见面了,我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。”周敦平说你找第五岐吗,当年也有人找第五岐,是个女人,暗中跟着从卢州来的军队,想要动手,他想投靠军队,为了表示诚意,就把那个女人杀了,她的功夫很好,用两把刀,割伤了他的脸——为了表示敬意,他没有把她的尸体留给尸群,而是把她的尸体推到黄河喂王八了。

周敦平说死了,都死了。他说他认出了第五岐,在第五岐心口刺了一剑。第五岐手里只有一把冰一样的剑,那剑沾到血瞬间就碎开了,他根本无力反击。

周敦平说第五岐被尸群啃咬着吃了,连骨头都没剩下。

周敦平对荀靖之说有本事你也刺我一剑,有本事你就复仇啊!你要复几个人的仇——那女人你认不认识,她的仇你复不复?有本事你就复仇。

荀靖之捅了他六剑。师姐,一剑、一剑、又一剑,这六剑是为周敦平侮辱师姐报仇。他不信周敦平的话,他不信!

周敦平大喊痛快,他到死都在嘲笑荀靖之——笑他和第五岐有缘无份,笑他无论怎么折磨自己也不会再见到第五岐了。

周敦平拿出了证据,他手里攥着一颗他从第五岐身上抢来的多伽罗木佛珠,他一直将这颗佛珠带在自己身上。在死前一刻,他哈哈狞笑着,似乎丝毫感受不到浑身的疼痛,他要荀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